保护性耕作—帝辛丰®谷物免耕施肥播种机
为了提高土地的产出率,多年来不得不加大对土壤的耕作力度,扩大复种的指数、灌溉面积、增加化肥、农药的施用量,导致土壤结构被破坏,造成土地肥力下降、有机质群严重减少、水土流失严重等问题。
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依托农业机械将农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,实施硬茬播种和施肥的一种先进的耕作技术,这项技术本质就是依靠农作物残茬覆盖地表、少耕免耕、保护性土壤有机质层、减少水土流失、减少风蚀与水蚀、降低地表水分蒸发,减少劳动力、机械、能源的浪费,充分利用大自然合理的结构,实现农业生产的社会效益、经济效益、生态效益的不断提高的过程,达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。
一、保护性耕作推动节本增效。
1、节约机械作业费用。特别是小麦免耕播种,将多道工序合并为一道,平均节省机械费用35元左右/亩;
2、节约化肥。农民传统施肥漫撒在地表,因风蚀和水流失导致化肥浪费严重;而小麦免耕机实施化肥深施,加之地表有秸秆残茬,肥效被全部利用,与传统施肥相比,节约30元左右/亩。
3、节水抗旱能力增强。与传统种植相比,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可少浇1-2次水,节省费用20元左右/亩;雨季土壤增加蓄水量20%左右。
4、增产效果明显。通过几年的对客户的回访,使用免耕播种机的小麦平均增产20公斤左右/亩。
5、抗倒伏能力增强、降低了发病率。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实施,使作物群体结构更为合理,通风透光条件好,降低了田间湿度,作物株高得到了控制,促进了茎秆的稳健生长,提高了作物的抗倒伏能力,减少了因底部潮湿引起的小麦锈病、赤霉病等病害的发生。
二、保护性耕作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。
1、明显改善了土壤状况,土壤微生物和有机质群明显增加,土壤的物理、化学、生物性质明显改善。经向免耕机用户调查,使用免耕施肥播种机耕作两年后,土地开始变动松软,蓄水保肥能力增强。
2、秸秆残茬得到了很好的利用,原来乱堆乱放和焚烧秸秆现象得到了禁止,环境污染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。
3、减少、简化了作业程序,降低了劳动强度,减少了农业生产用工和生产成本,化肥的充分利用也减少了农作物的化肥残留。
为了实现农业生产的社会效益、经济效益、生态效益的不断提高达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。河北耘耕农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(帝辛丰®)自主研发了新型的种植机械:2BFM4530、2BFM4832、2BFM6036谷物免耕施肥播种机。